活動辦法
最新消息
歷屆資訊
媒體庫
關於我們
常見問題
登入
註冊
活動辦法
最新消息
歷屆資訊
媒體庫
關於我們
常見問題
登入
註冊
歷屆資訊
Previous information
得獎
入圍
2025第九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4第八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3第七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2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1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0第四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2019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2018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17第一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專業組
學生組
平面類
影片類(短)
融媒體類
影片類(長)
音頻類
首獎
國在山河廢─直擊營建廢棄物毀國土調查報導
中南部愈來愈多農地、魚塭、河谷像得了癌症,正一步步死去。殺死它們的,正是這幾年如火如荼的營建工程產生的營建廢棄物。導演齊柏林2013年推出「看見台灣」紀錄片,在美麗的家園畫面之外,也記錄了大地的傷痕,促成政府與民間修復土地的行動。但10年過去,聯合報採訪團隊實地所見的,不是更美好的家園,而是被廢棄物堆起的垃圾百岳和中毒的土地;「國在山河廢」才是真實的寫照。包含土方、混凝土塊、馬桶碎片、石膏板、塑膠浪板、電線等各式營建混合物,多數未被分類回收,更脫離了合法的處置管道,順著西濱快速公路(台61線),被一車車倒在良田和荒郊野地。採訪團隊帶讀者直擊這些現場,更要求政府立即提出解方,也獲得諸多回響。
MORE >
優等
誰堆出垃圾山
富裕台灣為何有垃圾山?天下雜誌全員出動,兩個月跑全台探討垃圾山怎麼堆出來的?怎麼解決? 原來垃圾山起源跟製造業脫不了關係。過去全台蓋20多座焚化爐,是要處理生活垃圾,但焚化爐每年燒的垃圾中,近三成是利潤高的事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卻堆成山。 我們把聚光燈打在尋求解方的人身上。南科是唯一自己處理廢棄物的科學園區。報導後,台積電也宣布在中科與南科建零廢中心。 環境部在出刊當天正面回應,也積極與縣市協調,宣示兩年內解決垃圾山,顯示報導發揮積極影響力,並影響環境部循環經濟推動法,朝零廢棄與資源循環努力。許多媒體接力報導。包括知識YouTuber志祺七七也在節目中引用天下雜誌報導,超過200萬次收看。
MORE >
優等
揭開醫護荒真相!醫院診所狂增設 醫護卻大出逃
專題報導_揭開醫護荒真相!醫院診所狂增設,醫護卻大出逃 24.5萬人,比「天龍國」台北市大安區人口還少。這是目前全台執業西醫師和護理師總和,他們守護了2,340萬台灣人健康。這些年,醫護荒警報迭響;「醫療系統崩潰說」不曾停歇。奇妙的是,西醫診所每3.7天新開1家,總數已逼近全台便利商店;各級醫學中心版圖還持續擴張中。醫護荒的真相是什麼?如何修補這座漏洞頻出的醫療人才大水庫?
MORE >
社會價值
綠電棄嬰
台灣正處能源轉型關鍵期,政府設定2026再生能源占比達20%的目標,卻因風光電進度落後面臨挑戰。《今周刊》揭露,2024年光電併網量近乎腰斬,外商因制度繁瑣、政策反覆與地方執行混亂紛紛撤離,重創政府信譽與綠能投資環境。本刊從系統性角度切入,歸納出四大結構性問題,並深入訪談業者,揭示第一線面臨的困境。報導檢視流程冗長、標準不一、地方回饋機制缺失等缺陷,突顯SDGs 16「健全制度與治理」的缺口。同時提出具體改革建議, 包括由中央統一制定規範、建立基本流程範本、建構透明審查平台等。報導引發府院關注,國安與司法單位介入調查,立法院與監察院也要求檢討。唯有制度透明、公正治理,綠能方能真正驅動永續發展。
MORE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