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在 10 月 15日舉辦頒獎典禮,公布第七屆得獎名單。今年參賽數量高達688件作品,47組作品獲獎,獲頒190萬元獎金,創下歷史新高!自媒體時代來臨,今年學生組高中同學作品史無前例奪得三獎!南大附中楊奕同學蟬聯2屆得獎,去年奪得學生組影片(短)首獎,今年再以《家電診聊室》榮獲影片(短)優等獎。高中得獎作品還包括:《洄鄉》由僑泰高級中學獲得學生組影片(長)類社會價值獎、臺中一中鄭鈞嘉《高中人文資優教育的黃昏─臺中一中語資班的啟示》作品,獲得學生組平面類評審團特別獎。
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陳文琦董事長在頒獎典禮時表示:「世界局勢不斷變化,加上以巴衝突帶來更多傷亡與破壞,關鍵因素在於人類缺乏溝通及互信。媒體採訪報導也是如此,一篇真實好的報導內容,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已邁入第七年,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世新大學及願景工程基金會協辦,共分為專業組、學生組兩個類組別,每組都包含了平面、影片(長)、影片(短)、融媒體類及音頻類,共10個獎項。
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阮淑祥執行長分享:「今年作品特色包括學生作品不再跟隨主流媒體,而是開發鮮少被著墨的好議題;專業組的採訪能量在深度、廣度與維度上都是過去少見的規模,反思批判的力道值得喝采;專精於特定領域的小眾媒體,長期耕耘的深度調查報導,越來越能綻放光芒與影響力。」
學生組平面類的首獎由臺灣大學林宣佑、盧丹云、鄧筑縕、陳弘偉同學《從槍手代考到電子作弊,揭露兜售「國營夢」的舞弊集團模式》獲獎,層層拆解舞弊一條龍的國營事業運作模式,報導詳實並從人性剖析觀點,是難得具專業的作品。學生組影片類(長)首獎由臺灣藝術大學闕靖芸、黃仲慈同學的作品《讓遺忘留在這裡──竹田樂智友善園區》得獎,關注探討高齡失智議題為軸心,觸角廣泛且深入,作品加入設計感的動畫及數據表格,加深影片的趣味及流暢感。學生組影片類(短)首獎則是由世新大學王奕然、馬泓鋒《竹東披薩屋飄香 撫慰馨生人走出新生命》作品榮獲,關注鮮少人知曉的犯罪事件的受害者家屬「馨生人」所經歷的身心挑戰,如何重新找回希望與力量的議題。而政治大學林婕宇、邱楷淇、陳世軒、梁家柔、張倩怡同學《被忽視的急救英雄:緊急救護技術員的正名之路》作品,挖掘主流媒體鮮少關注,卻站在緊急救護第一線的「緊急救護技術員」,所面臨非屬「醫事人員」身份的不公平待遇之結構問題,並借鑒國外的制度提出解方;分別獲得了平面類社會價值獎及融媒體類首獎。學生組音頻類首獎則頒給了《融合教育——視障大學生的烏托邦?》作品,由世新大學陳佳苑同學一人獨力製作,報導雖然教育部推行了「融合教育」,但視障大學生依舊被排擠及霸淩的現況。
今年特別在學生組平面類頒發了評審團特別獎給《高中人文資優教育的黃昏-臺中一中語資班的啟示》作品,鼓勵臺中一中鄭鈞嘉同學,在課業繁重的高中生活中,針對己身面對語資班漸呈弱勢的困難,不是抱怨,而是進行廣泛採訪,探討高中人文資優教育現況問題;而僑泰中學學生所拍攝的紀錄長片《洄鄉》,榮獲學生組影片(長)類社會價值獎,作品除探討原鄉洄游青年地方創生的困境外,也深刻省思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如同得獎學生所說:「我們絕對可以對現狀失望,但不能只剩絕望。雖不知成功的終點在哪,但我們要有一直往前跑的精神。」;南大附中楊奕同學連續2屆得獎,擅長從生活周遭觀察到永續議題,今年獲得學生組影片(短)優等獎的《家電診聊室》,紀錄社區大學的電器維修活動,發展環保與循環經濟的創新精神,影像敘事跳出專題既定形式的框架,是未來優秀的新聞人才。
專業組影片類(短、長)的首獎全由鏡電視囊括:《真假ESG揭祕-你是真綠、還是漂綠》作品,揭開企業一窩蜂趕搭ESG班車、永續報告書作文比賽背後的難辨真假的實況,勇奪影片類(長)首獎;影片類(短)首獎《深海的新家-搶救珊瑚庇護所》作品,潛到水下 30 米「海洋中光層」採樣,追蹤高溫使珊瑚往深海移居的驚人現況,製作難度高,獲得評審一致肯定。專業組平面類首獎由聯合報《七股光電夢》作品得獎,從漁民生計、養殖、爭地,到政策,全盤檢討光電發展問題。融媒體類則由《高山農業崩壞現形記 | 戳入60年病灶,直擊7大山區》作品獲得首獎,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挖掘七大山區違規超限利用、水土流失等高山農業累積一甲子的沉疴,提出開發與環境如何共好的解決方案。音頻類首獎由教育廣播電臺臺東分臺《翻轉林業 從禁伐到疏伐的省思》作品榮獲,作品從環境保護面向探討禁伐到疏伐的永續議題、從經濟發展面向探討林地利用與國產材使用狀況,讓民眾對林業永續有進一步的認識。
除了首獎外,今年專業組作品中有更多記者投資長時間、大規模的調查記錄,上山下海蹲點深入探訪,在辛苦的國內外採訪過程中,相當詳實且不畏困難探索敏感議題及解方。例如:上下游新聞市集的《雞糞大調查:百萬噸生雞糞入農田,黃金為何變炸彈?》獲得專業組平面類優等獎,記者走訪14縣市、5500 公里、100家養雞場,投放追蹤器、挖糞樣檢驗,揭露了農民普遍使用「生雞糞」對農地酸化的為害;獲得專業組影片類(長)優等獎的《鯨之聲》作品,由獨立紀錄片工作者費時拍攝長達3年,長年監測鯨豚遭綠能環境噪音危害的事實。作品畫面豐富,扣合生態文明的省思,檢討「以鄰為壑」的永續政策。
2023年第七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參賽作品以生態保育、氣候變遷,到ESG的省思、綠能困境、警執法及醫護現行制度與弱勢人權教育問題等,提出了更細微的觀察批判及解方。我們期許號召更多媒體人與學子,用自身最擅長媒體管道與力量,投入報導永續發展的行列。